內容目錄
九龍站豪宅市場錄得重大虧損交易。天璽星鑽高層J室近日以1,488萬港元易手,較業主12年前購入價帳面蒸發406萬,引發市場關注豪宅投資風險升溫。
核心交易分析
– 物業概況:530平方呎2房單位,屬天璽指標性中小戶型
– 財務對比:2013年購入價1,894萬 → 2024年售價1,488萬,貶值21.4%
– 持有成本:若計及釐印費(約5.7%)、經紀佣金及利息支出,實際虧損恐逾600萬
神秘投資客背景起底
該單位原由楓譽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董事吳長顯為順德家具業巨頭。據查,吳氏於2012-2014年豪擲4.4億港元,橫掃九龍站兩大頂豪:
1. 天璽11伙(涵蓋不同戶型)
2. The Austin 3伙(全層收購策略)
此舉曾令其躋身九龍站「殿堂級收租王」,如今部分單位帳面虧損反映豪宅市場深度調整。
市場解讀
– 政策衝擊:買家印花稅(BSD)及額外印花稅(SSD)壓縮投資客套現空間
– 供需逆轉:九龍站近年供應激增,中環海濱等新盤分流購買力
– 利率風險:美聯儲加息周期加重槓桿投資者持貨壓力
– 行業關聯:內地家具業景氣度下滑或影響投資者現金流
專家觀點
中原地产研究部主管黃良昇指出:「此案反映『後疫情時代』豪宅市場三大轉變:
1. 內地資金跨境配置趨謹慎
2. 中小型豪宅抗跌力遜於特色戶
3. 長線持有成本較預期攀升」
後續影響
市場關注吳氏其餘13個單位動向,若持續減持恐引發九龍站豪宅價格連鎖反應。值得留意的是,同區凱旋門近日亦錄得3宗逾20%帳面虧損個案,顯示頂級豪宅光環漸褪。
(附註:本文所述「帳面蝕讓」未計租金回報,據悉該單位多年來月租約3.8萬港元,提供部分現金流緩衝)
此宗標誌性交易不僅揭露跨境資本的進退策略,更為高槓桿物業投資者敲響警鐘,在經濟周期轉折點下,頂級地段亦難抵系統性風險。
天璽(英語:The Cullinan,英文名從卡利南鑽石來)是香港一個位於港鐵九龍站Union Square第六期的高尚住宅項目,鄰近環球貿易廣場。項目由建築事務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負責。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和港鐵公司,項目於2008年12月底取得售樓紙。天璽住宅部分(包括天璽I全幢及天璽II的較高樓層)已於2009年3月落成,2009年12月起正式安排入伙;而天璽II較低樓層的服務式住宅港景匯及W酒店,則早於2008年6月及9月開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