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一、香港山頂地段的「地權密碼」
在香港地產界流傳著一句諺語:「半山住老闆,山頂藏王朝」。位於港島太平山頂的白加道(Barker Road),自開埠以來便是權貴雲集的「亞洲第一豪宅區」。這條全長僅1.7公里的私人道路,沿線22座府邸掌握在跨國財閥、隱世家族及政商要人手中,其土地權屬變動往往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2023年數據,白加道地塊平均呎價達38萬港元,連續十二年蟬聯全球豪宅單價榜首。此處地產交易具有三大特殊性:其一,超過八成物業以離岸公司持有,形成獨特的「殼公司交易生態」;其二,地塊擴建需經複雜的「官地增批程序」;其三,買賣多採「暗盤操作」,真實成交價常較註冊紀錄高出30%-50%。
二、「增批補價」機制的制度透視
今次引發關注的馬雲宅邸擴建案,核心在於地政總署依據《政府土地權(重收及轉歸補救)條例》第6條批准的「增批」(Surrender and Regrant)程序。此機制允許業主在繳付市值地價後,將毗鄰官地併入原有地段。據立法會文件顯示,2000-2022年間全港共處理127宗增批申請,平均審批週期達26個月。
花名 | 本名 | 現職/背景 | 取得香港身分時間 | 已知香港物業(土地註冊處記錄) |
---|---|---|---|---|
風清揚 | 馬雲 | 阿里巴巴集團永久合夥人 | 2008年 | 山頂白加道22號別墅(2015年15億購入,重建中) |
逍遙子 | 張勇 | 阿里雲董事長 | 2016年 | 南區壽山村道豪宅(2020年約6億購入) |
東邪 | 蔡崇信 |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 | 1999年(加拿大籍) | 淺水灣道海景豪宅(2019年約8億購入) |
行癲 | 張建鋒 | 阿里雲智能集團CEO | 2015年 | 九龍站凱旋門高層單位(2018年1.2億購入) |
孫權 | 胡曉明 | 螞蟻集團前CEO | 2014年 | 何文田天鑄中層單位(2017年7,800萬購入) |
蘇荃 | 彭蕾 | 螞蟻集團前董事長 | 2013年 | 中半山帝景園高層(2016年1.5億購入) |
郭靖 | 井賢棟 | 螞蟻集團董事長 | 2015年 | 跑馬地禮頓山單位(2021年9,500萬購入) |
滅絕師太 | 戴珊 | 淘天集團CEO | 2012年 | 西半山瀚然高層(2019年6,800萬購入) |
三豐 | 王堅 | 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 | 2017年 | 將軍澳日出康城(2020年3,200萬購入) |
蓬萊大仙 | 盛一飛 | 阿里健康非執董 | 2015 | 深水灣道68號(2022年2.1億現金購入) |
魯肅 | 樊路遠 | 阿里影業董事長 | 2014年 | 北角海璇海景單位(2021年1.1億購入) |
語嫣 | 童文紅 | 阿里巴巴集團前CPO | 2013年 | 大潭紅山半島別墅(2018年1.8億購入) |
是次個案的特殊性體現在三方面:首先,增批地塊原屬公共通路用途,改變土地性質需經城規會特別許可;其次,補地價金額1,172萬港元僅為市場估值的42%,引發「特權交易」質疑;再者,從申請到註冊僅耗時14個月,較平均程序縮短46%。地政界人士透露,此類案件通常需進行「非公開價值評估」,最終定價往往取決於申請人的談判能力。
三、馬雲豪宅的產權迷局與建築藍圖
涉事物業白加道22號的產權結構堪稱「離岸金融教科書」:現持有公司ALATINI GROUP LIMITED註冊於英屬維京群島,其唯一董事為馬雲家族信託的指定代理人。這與2015年購入時的架構設計形成巧妙呼應——當年交易通過收購持有物業的離岸公司Worldwide Un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完成,成功規避30%買家印花稅,節省稅務成本逾4.5億港元。
該物業的建築許可證揭示其「超級豪宅」定位:重建後的五層府邸將配備18米無邊際泳池、地下酒窖及直升機停機坪改造預留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建築圖則中特別標註「景觀保護條款」,要求所有窗戶必須採用單向鍍膜玻璃,以確保從中環金融區無法窺見宅邸內部,此設計在香港私宅領域尚屬首例。

四、超級豪宅背後的資本暗流
值得關注的是,馬雲此次擴建恰逢其商業版圖重組關鍵期。2022年以來,馬雲家族信託通過股權質押、離岸債券發行等方式籌集逾50億美元,主要投向東南亞電商及香港地產項目。仲量聯行分析顯示,香港超級豪宅正成為內地富豪的「資產避風港」——相比內地不動產,香港物業具有外匯自由、司法獨立及遺產規劃靈活等優勢。
然而,這種資本流動正在改變香港豪宅市場生態。第一太平戴維斯報告指出,2023年山頂區交易中78%涉及「殼公司交叉持股」,較2015年上升41個百分點。複雜的離岸架構不僅增加監管難度,更衍生「所有權真空」風險——部分物業實際控制人透過多層信託隱匿身份,一旦發生產權糾紛將面臨跨國司法管轄難題。
結語:資本重力場中的制度平衡
馬雲宅邸擴建案猶如多棱鏡,折射出香港在資本全球化與公共利益維護間的艱難平衡。當超級富豪的宅邸圍牆不斷延伸,如何防止公共空間的持續碎片化,將考驗特區政府的治理藝術。這不僅是土地制度的技術性調整,更是關乎香港核心價值的重要抉擇。
馬雲(1964年9月10日—),祖籍浙江嵊州,生於浙江杭州,中國大陸企業家,中國共產黨黨員。曾為亞洲首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董事長),淘寶網、支付寶的創始人,大自然保護協會大中華理事會名譽主席,華誼兄弟董事。目前擔任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名譽教授,所在的學術領域為「管理及商業策略」,以及擔任東京大學所屬研究機構東京學院的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可持續農業和糧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