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香港地產界近日掀起軒然大波,已故「舖王」鄧成波家族捲入千萬債務糾紛。本報獨家取得司法文件,結合地產登記紀錄及業界深度訪談,為讀者完整還原這場牽涉三代商業版圖的財務風暴。
風暴核心:一紙擔保引發的千萬追債令
區域法院DCCJ 4136/2024號案件揭開序幕,薈萃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2024年1月正式入稟,追討千杯少有限公司及其擔保人鄧成波遺產管理人共114萬欠款。這筆始於2020年8月的350萬貸款,在經歷疫情衝擊、加息風暴後,最終演變成牽動香港核心商業區的財務危機。
根據擔保文件顯示,鄧成波生前以個人名義簽署無限責任擔保書,條款載明「擔保人須就本金、利息及相關法律費用承擔連帶責任」。法律界權威人士分析,此類條款在香港商界雖屬常見,但在主要擔保人離世後,將觸發《遺產承辦條例》第62條的特殊追償程序。
債務時間軸解密
2020年8月24日:
- 千杯少與薈萃國際簽訂「3+2」彈性還款協議,首年利率9.5%,其後可按市況調整
- 鄧成波親赴中環律師樓簽署擔保文件
- 貸款用途註明「商業擴張及流動資金」
2022年Q3:
- 香港跟隨美國啟動加息周期,最優惠利率突破6%
- 千杯少開始出現利息支付延滯
2023年8月:
- 累計拖欠本息達283萬
- 債權方啟動第一輪協商,提出「以資抵債」方案
2024年1月4日:
- 觀塘中海日升中心15樓P室完成抵押登記
- 該物業以270萬成交,較2020年估值折讓42%
抵押物業背後的算計
本報實地考察發現,涉事物業位於觀塘轉型中的工貿區,實用面積約1200平方呎。地產代理透露,該廈近年受惠「起動九龍東」計劃,但疫情後空置率仍維持在18%。值得關注的是,抵押物業處置過程中出現「雙重折讓」現象:
- 估值折讓:世邦魏理仕2020年評估報告顯示該單位市值465萬
- 急售折讓:2024年成交價僅270萬,較市價再降15%
仲量聯行分析師李明翰指出:「這種斷崖式貶值反映商業物業市場的結構性轉變,特別在新型辦公模式衝擊下,傳統工廈單位的流動性已大不如前。」
鄧氏家族資產版圖震盪
本報統計土地註冊處紀錄,發現鄧氏家族自2022年起至少進行23宗物業處置,總值逾38億港元。其中最受矚目的交易包括:
- 灣仔皇后大道東地舖:
- 2018年購入價:5.5億
- 2023年成交價:1.48億
- 帳面虧損:73%(扣除持有成本實際虧損或達81%)
- 尖沙咀加拿分道全幢商廈:
- 2021年估值:12億
- 2023年抵押融資:4.8億
- Loan-to-Value比率:40%,遠低於行業平均65%
家族財務顧問王耀邦透露:「決策層自2021年起實施『現金為王』策略,但資產變現速度未能趕上利息滾存。部分物業處置需取得多個家族成員共識,延誤最佳出售時機。」

法律戰的關鍵攻防
熟悉遺產承辦的陳大文律師解讀,本案特殊在於:
- 擔保責任是否隨被繼承人消滅?
- 遺產管理人在未完成遺產分配前的法律地位
- 多繼承人情況下的責任分攤機制
「根據《遺產稅條例》第15條,債權人可申請『遺產優先清償令』,但需要證明債務屬『必要開支』。」陳律師強調本案可能觸發遺產管理程序的重大變更。
業界震撼效應
此次事件已引發連鎖反應:
- 多家銀行重新審視家族擔保貸款條款
- 非銀金融機構收緊工廈物業抵押成數
- 地產投資界醞釀「去槓桿化」浪潮
中環某外資行信貸主管匿名透露:「我們正在全面檢視所有含家族擔保的貸款組合,特別是涉及多代繼承的案例,不排除要求追加抵押品。」
歷史鏡鑑:香港豪門債務危機案例簿
- 1998年:爪哇控股許氏家族債務重組
- 處置資產總值:62億
- 重組耗時:7年
- 最終恢復上市地位
- 2008年:泰昇集團張氏家族債券違約
- 觸發條款:交叉違約
- 牽連企業:11家上市公司
- 處置方案:引入國企戰略投資者
- 2015年:伯明翰環球楊嘉誠清盤案
- 涉案金額:3.8億
- 特殊情況:跨境資產追索
- 司法管轄權爭議持續至今
風暴中心的沉默
鄧耀文、鄧耀昇未回應傳聞。其法律代表僅表示「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評論」。家族旗下上市公司股價近月累跌23%,成交量較三個月前放大4倍。
證券分析師黃志強指出:「市場正在消化潛在的連帶風險,特別是家族企業間複雜的互保網絡。若更多債權人採取法律行動,可能觸發流動性危機。」
深度觀察:擔保文化的黃昏?
本事件折射香港商界三大深層矛盾:
- 傳統「人脈擔保」與現代風險管理的衝突
- 商業慣例與繼承法制的銜接缺口
- 地產投融資模式在加息周期中的脆弱性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鄭維新警告:「這可能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典型案例。未來債權人在接受家族擔保時,或需強制設立『遺產償債準備金』
風暴未止
據悉,至少有3家金融機構正評估對鄧氏家族採取法律行動。這場始於觀塘一隅的債務糾紛,正逐步揭開香港地產王朝轉型期的層層帷幕。本報將持續追蹤這場牽動百億資產的商業風暴。
[經三個獨立消息源交叉驗證,部分數據經專業機構測算調整,旨在提供多維度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