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閉此搜尋框。

註冊放盤

關於二按

關於二按
關於二按
關於二按

二按(第二按揭)是指在已有第一按揭貸款的情況下,業主再次以同一物業作為抵押,向其他金融機構或財務公司申請的第二筆貸款。第二按揭的債權人受償順位排在第一位之後,因此風險較高,通常利率和條件也會更嚴格,二按雖能短期解決資金需求,但長期風險極高,需謹慎考慮!


二按的壞處

  1. 利息成本高
    二按的利率通常比一按高,甚至可能達到雙位數,大幅增加還款壓力。
  2. 還款風險倍增
    需同時償還兩筆貸款,若收入不穩或利率上升,容易導致資金周轉困難,甚至斷供。
  3. 物業被收回風險
    若無法償還二按貸款,財務公司有權申請「收樓」,即使一按尚未還清,物業仍可能被強制拍賣。
  4. 負資產風險
    若樓市下跌,物業市值可能低於未償還的兩筆貸款總額,導致業主陷入負資產,難以轉售或再融資。
  5. 再融資困難
    二按可能影響未來向銀行申請貸款,部分銀行會拒絕已有二按的物業作為抵押品。
  6. 法律與合約限制
  • 部分一按合約禁止業主未經同意申請二按,違約可能被銀行追討罰款或提前收回貸款。
  • 二按機構若屬非正規財務公司,可能附加隱藏條款或高額手續費。

信貸評級受損

二按屬於高負債,可能影響個人信貸評分,不利未來申請其他貸款。


    注意事項

    • 申請二按前需詳細評估還款能力,並確認一按合約是否允許。
    • 優先考慮與原銀行協商「加按」(增加一按貸款額),利率通常低於二按。
    • 若迫不得已申請二按,應選擇信譽良好的機構,並仔細審閱合約條款。
    常見問題與解答
    常見問題與解答

    常見問題與解答

    申請二按有什麼風險?

    利率較高,還款壓力大
    二按屬於「次級貸款」,風險較一按(首按)更高,因此利率通常較高(可能高達8-10%甚至更高)。
    若同時償還一按和二按,每月供款金額大幅增加,可能超出負擔能力,導致資金鏈斷裂。

    違約風險與物業被收回
    若未能按時還款,二按機構有權向法院申請「收樓令」,即使一按仍在正常還款,物業仍可能被強制拍賣。
    部分二按合約可能設有「交叉違約條款」,若一按違約,二按也會觸發違約。

    物業貶值導致「負資產」
    若樓市下跌,物業市值低於未償還的一按+二按總額,將陷入負資產。此時轉按或出售可能無法抵債,需自行填補差價。

    轉按或再融資困難
    二按通常需獲得一按銀行同意,否則可能視為違約。
    若未來想轉按至其他銀行,新銀行可能拒絕承接二按,或要求先清償二按債務。

    隱藏條款與費用
    部分發展商二按設有「低息蜜月期」(例如首2-3年低息),其後利率大幅上升,或附加高額手續費、罰息條款。

    發展商二按轉按的可行嗎?

    若已申請發展商二按,想轉按至其他金融機構,需注意以下限制:
    合約限制條款
    發展商二按合約通常設有「鎖定期」(例如3年),期間禁止轉按,否則需支付高額罰款(如貸款額的2-5%)。
    部分合約要求轉按時必須「全數清償二按」,導致實際難以操作。

    銀行接受度低
    多數銀行對承接有發展商二按的物業持保守態度,可能直接拒絕,或要求先清還二按。
    即使接受,新按揭成數會扣減二按金額,導致可轉按額度有限。

    物業估值與壓力測試
    轉按時需重新評估物業市值,若樓價下跌,可能無法獲得足夠貸款額。
    借款人需通過新銀行的壓力測試(利率+3%),若收入不足,轉按可能失敗。

    成本效益考量
    轉按需支付律師費、評估費、新按揭保險等成本,若僅為節省少量利息,可能得不償失。

    發展商二按雖可能降低首期門檻,但隱藏長期財務風險,轉按限制也多。若非短期內有充足資金清償二按,或樓市前景極度樂觀,一般建議優先選擇傳統銀行一按,或降低購房預算以避開二按需求。


    實務建議

    詳細審閱合約條款

      • 確認二按利率變化、鎖定期、罰息等細節,避免被「低息初期」誤導。

      評估長期還款能力

        • 模擬利率上升後的供款壓力(如加息2-3%),確保財務穩健。

        預留應急資金

          • 準備至少6-12個月的供款備用金,應對收入中斷或樓市波動。

          諮詢專業意見

            • 透過獨立財務顧問、律師或測量師分析合約與市場風險,避免盲目接受發展商二按。

            考慮替代方案

              • 若需資金周轉,可比較其他選項(如加按一按、私人貸款等),未必需冒二按風險。

              比較列表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