찾다
이 검색창을 닫으세요.

귀하의 부동산을 등록하려면 등록하세요

찾다
이 검색창을 닫으세요.

New World Development(0017) 중기 실적 경고: 부동산 손상으로 손실 66억으로 감소, 핵심 사업은 회복력 유지

新世界發展(0017.HK)

新世界發展(0017.HK)是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近年因市場環境變化及公司策略調整受到關注。

財務壓力與資產處置

– 高負債與評級風險:截至2023年底,集團淨負債率約49%,雖低於部分同業,但國際評級機構(如穆迪)已對其「Ba1」評級列入觀察名單,反映對其流動性與再融資能力的擔憂。
– 非核心資產出售:2023年以來,集團加速出售非核心資產套現,包括以約20億港元出售香港荃灣愉景新城商場、退出內地部分合營項目,目標未來一年再處置80-100億港元資產以優化負債結構。

香港地產市場低迷

– 樓市雙重打擊:受美國加息及中國經濟放緩影響,2023年香港住宅成交量同比跌逾30%,寫字樓空置率攀升至16%,拖累新世界旗下K11等商業項目租金收入。
– 政策應對:集團調整推盤策略,例如以低於同區二手價推售「柏傲莊III」餘貨,並提供高成數按揭吸引買家,反映去庫存壓力。

 戰略轉型與大灣區佈局

– 內地重心南移:縮減二線城市投資,集中資源於廣州、深圳等大灣區核心城市,如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東塔」)的運營,但面臨內地商業地產供過於求的挑戰。
– 可持續發展投入:加速推進「Artisanal Movement」品牌戰略,結合文化與商業地產(如11 SKIES項目),並增加新能源基建投資,試圖平衡地產週期風險。

資本市場反應

– 股價承壓:2023年股價累跌逾35%,跑輸恒生地產分類指數(跌幅約25%)。2024年雖隨大市反彈,但市盈率(約6倍)仍低於長江實業(約8倍),顯示市場對其轉型成效存疑。
– 股息調整:中期息同比削減25%,為2016年後首次減派,引發部分長期投資者憂慮。

管理層變動與治理調整

– 第三代接班進行中:鄭志剛(副主席兼CEO)進一步接管日常決策,主導數碼化轉型(如NWD Innovations平台),但家族控股結構(周大福企業持股約45%)可能影響戰略靈活性。

鄭志剛
에이드리언 쳉

關鍵資料速覽

– 中期虧損:預計持續經營業務股東應佔虧損66億至68億港元(2024財年同期為盈利)
– 核心經營溢利:43.5億至45.5億港元,年減15%-19%
– 虧損主要原因:發展物業減損33-35億港元、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虧損14-16億港元
– 業績發佈時間:2024年2月28日

虧損結構深度解析

1. 地產板塊雙重承壓
– 發展物業減損(佔虧損50%):受市場下行影響,專案可變現值低於預期,導致33-35億港元資產減損
– 投資物業公允價值縮水:合營專案公允價值虧損年增至14-16億港元,反映辦公室及零售物業估價壓力

2. 非經常性收益銳減
– 固定利率債券贖回收益暴跌至1,500萬港元(去年同期未揭露具體數值)
– 缺一次性收益:上年同期曾錄得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轉回12.57億港元

核心業務韌性顯現

儘管帳面虧損,剔除非現金項目的核心經營溢利仍達43.5-45.5億港元:
– 計算口徑:排除投資物業估值波動、稅項、財務費用、資產處置損益等非營運因素
– 年減幅收窄:較2023財年核心溢利(約53.6億港元)下降15%-19%,顯示主營業務抗壓能力

市場關注焦點

1. 產業環境連動性:減損反映香港地產市場持續調整,2023年住宅大樓累計下跌7%
2. 利率敏感度測試:聯準會升息週期對港元債券融資成本的影響
3. 策略轉型進展:K11藝術商業體、北部都會區計畫能否支撐中長期估值修復

專業術語釋義

– 公允價值虧損:以市價重估投資性房地產所產生的帳面損失,不直接影響現金流
– 資產減損(耗蝕虧損):當專案預計銷售價格低於開發成本時所提列的損失準備
– 核心經營溢利:反映主營事業現金產生能力的指標,剔除估價波動等非經常項目

展望與風險點

– 機會:香港撤銷住宅「辣招」或刺激樓市交易,集團土儲成本較低(多為早年農地轉換),若利率見頂或改善盈利前景。
– 挑戰:內地商業地產去化周期拉長,可能延緩大灣區項目回報;美元債再融資成本高企(2024年到期債務約150億港元),需警惕流動性事件。

建議密切關注其2024財年中期業績(預計2024年2月發布)及大灣區項目銷售進度,短期內股價或仍受市場情緒與利率政策主導。如需最新數據,可查閱港交所公告或彭博終端實時更新。

추가 읽기:

리스트 비교하기

비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