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闭此搜索框。

注册放盘

搜索
关闭此搜索框。

保华建业清盘危机揭示香港基建生态转变中资企业主导格局成型

保華集團

根據保華集團2023年年報及公司註冊處紀錄,該集團在香港共設有22間註冊子公司,涵蓋土木工程、機電安裝及物業管理等多個領域。是次申請清盤的5間子公司主要涉及「保華建築有限公司」等核心工程部門,佔集團在港總僱員人數約38%(據2022年勞工處資料顯示相關公司共僱用1,237名本地工人)。

財務背景

保华集团2023年中期報告顯示,其流動負債較流動資產高出12.7億港元,資產負債比率達68.3%,較業界平均水平(約45-50%)明顯偏高。值得關注的是,該集團近三年承攬政府工程合約總值達149億港元,佔同期香港工務工程總批出合約量(1,230億港元)約12.1%。

項目影響層面

建築署資料顯示受影響的13個項目中:
– 12個聯營項目總合約價值達83億港元
– 單一獨資項目為價值4.2億港元的屯門雨水排放改善工程
– 將軍澳67區聯用綜合大樓項目(合約價19.8億港元)原定2025年Q2竣工,現改由金門-協興聯營接手

業界連鎖反應

香港建造商會主席廖旭輝指出:「此事件反映業界長期『低中標價、高風險承攬』的營運模式已達臨界點。」據統計處數據,2023年Q3建造業名義工資指數雖按年升4.3%,但實質工資因通脹影響僅微增0.8%。

政府應對措施

發展局透露現行「工程分判風險緩衝機制」將啟動,包括:
1. 從5%的工程應急費(約6.15億港元)中撥款支援
2. 按《公共工程承辦商管理手冊》啟動次承辦商接管程序
3. 勞工處已成立專責小組處理相關欠薪保障基金申請

中鐵建動向

雖未獲中鐵建香港(上市編號:1186)正面回應,但據聯交所披露易資料顯示,該公司近月已增聘328名本地建築人員,並向機電工程署申請提升承建商名冊等級至最高級別的「丙組別」,此舉被業界解讀為擴充香港業務的前期準備。

事實梳理

1️⃣ 保華與中鐵建合作網絡
– 根據保華集團2023年年報,其與中鐵建在香港至少成立5間合資公司(聯營體),合作模式涵蓋:
✓ 東涌東站等港鐵項目
✓ 公營房屋工程(佔房委會年度項目15%,按2023年立法會文件統計)
✓ 道路基建(歷史項目包含紅隧維修工程)

2️⃣ 清盤事件時間軸
– 2023年Q4:房委會/房協終止保華5個公屋項目(總造價估達78億港元)
– 2024年Q1:中鐵建旗下中國土木工程無縫接管其中3個項目
– 關鍵數據:保華子公司清盤前已將港鐵項目薪酬系統轉移,涉及逾500名工人薪資改由港鐵直發

3️⃣ 行業結構轉型
– 國際承包商市佔率變化:
✓ 2010年:法國寶嘉等外資承攬32%政府工務工程
✓ 2023年:中資企業(含聯營體)中標率達67%(發展局年度報告)
– 典型案例:中國中鐵官網顯示,其在港累計完成48項基建,包括:
✓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126億港元)
✓ 沙中線過海段隧道工程

爭議焦點

– 公帑流向疑慮:前保華員工袁女士指中資企業投標動機與「經濟反哺」相關,此說法需對照:
✓ 2023年工務工程總支出:789億港元(財政司數據)
✓ 中資企業中標金額:年增22%(較2019年基準)

– 監管機制缺口:發展局雖稱影響「可控」,但業界關注:
✓ 聯營模式風險分散機制(現行《公共工程合約》第14.3條)
✓ 欠薪事件後新增的承建商財務審查標準(2024年2月實施)

歷史縱深

保華建業關鍵里程碑:
– 1946年:創立於上海
– 1972年:承建紅磡海底隧道(當時造價3.2億港元)
– 1998年:參與中環中心建設(當時全港第3高商廈)
– 2020年:最後一個獨資中標項目—鯉魚門邨二期(24億港元)

专家观点

– 立法會工程界議員質疑:「聯營模式已成制度性風險,2023年有19%工務工程出現承建商財困問題」(立法會CB(4)412/2024號文件)
– 經濟學者警告:「中資企業市佔率若突破75%,將觸發《競爭條例》第15條『市場支配地位』審查」

未解之謎

– 中國土木工程至今未公開:
✓ 接管項目的補貼條件
✓ 與保華的債務清算協議
✓ 工程延誤賠償安排(按標準合約,延期每日罰款0.15%合約額)

专家观点

立法會工程界盧偉國議員強調:「事件突顯《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修訂迫在眉睫,現行『按進度付款』機制存在最長120日付款期漏洞,對承建商現金流構成重大壓力。」據建造業議會研究,香港工程項目平均利潤率已從2018年的5.2%降至2023年的2.8%,低於國際3.5%的業界警戒線。

此事件預計將加速《建造業改革法案》立法進程,該法案核心內容包括強制性工程履約保證保險及電子化進度監測系統,相關條例草案擬於2024年Q2提交立法會審議,結果將影響2025-26年度逾900億港元工務工程分配。

保華建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保華建業集團,以及保華建業英語:PAUL Y. ENGINEERING GROUP LIMITED,港交所除牌前0577),於1946年由車炳榮創立,屬於一家香港的國際工程服務公司,母公司為德祥企業,業務包括項目管理、建築管理及產業管理,集團有多個部門,包括樓宇建造、土木工程、地基與專項工程及建築材料。在香港中国東南亞地區皆有業務。保華建業現時為藍河控股,以及路易十三集團有限公司股東,持有49%和51%股權。保華建業前主席為詹伯樂趙雅各工程師,前副主席為劉高原

延伸阅读:

比较清单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