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
2020年11月25日,香港高等法院再度审理一桩备受瞩目的民事纠纷案-喜剧巨星周星驰被前女友于文凤追讨投资物业“天比高”等豪宅项目的利润分红,金额高达7000万港元(约合903万美元)。本案因涉及名人隐私与巨额财务纠纷,引发媒体与民众高度重视。

周低调出庭与法庭现场
周星驰于当日早上9时30分前抵达法院,但其座驾选择直接驶入法院停车场,避开了正门守候的媒体。相较之下,原告于文凤及其他证人则从法院正门出入。周星驰身穿黑色西装,戴黑框眼镜,标志性的灰白半长发未加修饰,整体造型低调。上午10时许,他以广东话宣誓后开始作供,庭审现场座无虚席,司法机构为此将法庭范围延伸至外部区域,并透过直播满足公众旁听需求。
庭内作供与休庭插曲
庭审过程中,周星驰神态自若,透露此次并非首次出庭,并称自己「怀抱平常心,并不紧张」。休庭期间,他进入会议室休息,刻意关灯并背对透明玻璃墙,似有意保持隐私。中午休庭时,一名自称周星驰友人的女士送上两个高约40厘米的李小龙公仔模型,分别为经典黄衣造型与裸身功夫造型。周星驰幽默询问在场记者是否喜欢,并调侃“送一个给你?”,但因赠送者婉拒作罢。随后,他邀请该女士与律师团队共进午餐,展现亲和力一面。

庭外互动与媒体因应
面对媒体追问,周星驰展现惯有的诙谐态度。当记者提及公众对此案的关注时,他淡然回应「不知喎」(不知道),并反问记者:「你最近忙啲咩?」(你最近在忙什么?)。其律师虽试图劝阻提问,但周星驰仍配合回答部分问题。谈到近况,他坦言疫情下“好想飞,最想去澳门”,随后补充称此为比喻,意指“若澳门都去不到,哪里都去不了”。当被问及旅行与工作的选择时,他明确表示优先工作,并透露仍有电影相关事务待处理。
个案背景与争议焦点
本案核心争议源自于周星驰与于文凤长达13年的恋情期间(1997-2010年)的合作关系。于文凤指控双方曾口头协议,她以「私人顾问」身分协助周星驰投资,应获利润的10%作为佣金,其中包括2004年以3.2亿港元购入的「天比高」豪宅计画。该项目重建后部分售出,市值飙升至逾10亿港元,但周星驰否认协议存在,强调双方关系属“恋人间的馈赠”,不具法律效力。此次庭审聚焦于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财务证据核查。
舆论反应与社会关注
案件审理引发民众对名人财务纠纷、情感关系与法律边界的热议。周星驰的法庭表现与其银幕形象形成反差,其冷静应对与偶尔流露的幽默感成为媒体报道焦点。而于文凤一方则透过详尽的财务记录与证人证词,试图证明商业合作事实。法律界人士指出,本案判决可能对「口头协议」在亲密关系中的法律认定产生标竿影响。
后续进展与产业影响
尽管案件仍在审理中,周星驰透露的「电影工作待办」资讯令影迷关注其创作动态。身为华语喜剧的标志性人物,其近年作品产量减少,此次纠纷是否影响事业规划尚未可知。此外,本案涉及的「天比高」项目作为香港顶级豪宅象征,也折射出娱乐圈与房地产投资的复杂交织。
此案不仅是一场财务追讨的司法较量,更成为窥探名人私域与商业伦理的窗口。随着庭审推进,民众期待法律为这桩跨越情感与利益的故事落下公正注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