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放盘

关于二按

關於二按
關於二按
关于二按

二按(第二按揭)是指在已有第一按揭贷款的情况下,业主再次以同一物业作为抵押,向其他金融机构或财务公司申请的第二笔贷款。第二按揭的债权人受偿顺位排在第一位之后,因此风险较高,通常利率和条件也会更严格,二按虽能短期解决资金需求,但长期风险极高,需谨慎考虑!


二按的坏处

  1. 利息成本高
    二按的利率通常比一按高,甚至可能达到双位数,大幅增加还款压力。
  2. 还款风险倍增
    需同时偿还两笔贷款,若收入不稳或利率上升,容易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断供。
  3. 物业被收回风险
    若无法偿还二按贷款,财务公司有权申请「收楼」,即使一按尚未还清,物业仍可能被强制拍卖。
  4. 负资产风险
    若楼市下跌,物业市值可能低于未偿还的两笔贷款总额,导致业主陷入负资产,难以转售或再融资。
  5. 再融资困难
    二按可能影响未来向银行申请贷款,部分银行会拒绝已有二按的物业作为抵押品。
  6. 法律与合约限制
  • 部分一按合约禁止业主未经同意申请二按,违约可能被银行追讨罚款或提前收回贷款。
  • 二按机构若属非正规财务公司,可能附加隐藏条款或高额手续费。

信贷评级受损

二按属于高负债,可能影响个人信贷评分,不利未来申请其他贷款。


    注意事项

    • 申请二按前需详细评估还款能力,并确认一按合约是否允许。
    • 优先考虑与原银行协商「加按」(增加一按贷款额),利率通常低于二按。
    • 若迫不得已申请二按,应选择信誉良好的机构,并仔细审阅合约条款。
    常見問題與解答
    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与解答

    申请二按有什么风险?

    利率较高,还款压力大
    二按属于「次级贷款」,风险较一按(首按)更高,因此利率通常较高(可能高达8-10%甚至更高)。
    若同时偿还一按和二按,每月供款金额大幅增加,可能超出负担能力,导致资金链断裂。

    违约风险与物业被收回
    若未能按时还款,二按机构有权向法院申请「收楼令」,即使一按仍在正常还款,物业仍可能被强制拍卖。
    部分二按合约可能设有「交叉违约条款」,若一按违约,二按也会触发违约。

    物业贬值导致「负资产」
    若楼市下跌,物业市值低于未偿还的一按+二按总额,将陷入负资产。此时转按或出售可能无法抵债,需自行填补差价。

    转按或再融资困难
    二按通常需获得一按银行同意,否则可能视为违约。
    若未来想转按至其他银行,新银行可能拒绝承接二按,或要求先清偿二按债务。

    隐藏条款与费用
    部分发展商二按设有「低息蜜月期」(例如首2-3年低息),其后利率大幅上升,或附加高额手续费、罚息条款。

    发展商二按转按的可行吗?

    若已申请发展商二按,想转按至其他金融机构,需注意以下限制:
    合约限制条款
    发展商二按合约通常设有「锁定期」(例如3年),期间禁止转按,否则需支付高额罚款(如贷款额的2-5%)。
    部分合约要求转按时必须「全数清偿二按」,导致实际难以操作。

    银行接受度低
    多数银行对承接有发展商二按的物业持保守态度,可能直接拒绝,或要求先清还二按。
    即使接受,新按揭成数会扣减二按金额,导致可转按额度有限。

    物业估值与压力测试
    转按时需重新评估物业市值,若楼价下跌,可能无法获得足够贷款额。
    借款人需通过新银行的压力测试(利率+3%),若收入不足,转按可能失败。

    成本效益考量
    转按需支付律师费、评估费、新按揭保险等成本,若仅为节省少量利息,可能得不偿失。

    发展商二按虽可能降低首期门槛,但隐藏长期财务风险,转按限制也多。若非短期内有充足资金清偿二按,或楼市前景极度乐观,一般建议优先选择传统银行一按,或降低购房预算以避开二按需求。


    实务建议

    详细审阅合约条款

      • 确认二按利率变化、锁定期、罚息等细节,避免被「低息初期」误导。

      评估长期还款能力

        • 模拟利率上升后的供款压力(如加息2-3%),确保财务稳健。

        预留应急资金

          • 准备至少6-12个月的供款备用金,应对收入中断或楼市波动。

          咨询专业意见

            • 透过独立财务顾问、律师或测量师分析合约与市场风险,避免盲目接受发展商二按。

            考虑替代方案

              • 若需资金周转,可比较其他选项(如加按一按、私人贷款等),未必需冒二按风险。

              比较清单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