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
港元拆息(HIBOR)全面攀升
– 短端利率急速上行
– 隔夜HIBOR升至4.14%(+4.19基点),创2月17日以来新高
– 1个月HIBOR连涨5日达4.07%(+11.66基点),为1月10日后最高水平,反映楼市抵押融资成本持续上升
– 1周期与2周期HIBOR分别跳涨23.9、19.7基点,逼近4.15%-4.16%区间
– 中长期利率同步走高
– 3个月期HIBOR突破4.03%(+6.8基点),6个月期逼近3.99%,12个月期站上4.05%,均创1月中旬以来峰值
港元汇率窄幅波动货币基础收缩
– 港币兑美元微升
现报7.7747,日内振幅35点(7.7739-7.7774),显示市场对联系汇率信心稳固
– 货币供给减少
– 总货币基础降至19,717亿港元,为1月16日来最低
– 流通现金微增至133.19亿,总结余飙升至502.36亿(+55亿),创2023年4月后新高
– 外汇基金票据余额突破1.3万亿,刷新历史纪录
– 流动性调节措施
金管局时隔一周透过折现窗向市场注入55亿港元,为2019年底以来最大单次操作,缓解短期资金压力
全球利率市场连动
– 美元指数微跌0.04%至107.01
联准会政策利率(1个月期SOFR)报4.31%,与港元利差收窄至-43.6基点,为近一年最窄水平,或抑制套息交易
– 上海Shibor分化
– 短期利率走低:隔夜Shibor跌破1.92%(-1.8基点)
– 中长期利率攀升:1年期Shibor上升至1.81%(+1.6基点),反映中国央行精准调控市场预期
关键资料停更提示
彭博终端自2024年6月1日起停止发布港元隔夜平均指数(HONIA),市场需转向香港金管局公布的HONIA替代基准
数据注解
– 点子(基点):1基点=0.01%,常用于金融产品定价
– 贴现窗操作:香港金管局提供银行短期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市民供楼压力增加
– 房贷成本上升:香港多数按揭贷款以「HIBOR + 固定息率」计算,HIBOR上升直接推高每月还款额。若1个月HIBOR上升1%,每100万港元贷款(30年期)每月还款或增加约500-600港元。
– 楼市降温:供楼负担加重可能抑制买房需求,楼价和成交量或受压,尤其影响中低收入购房者。
企业融资成本攀升
– 营运资金压力:企业短期贷款(如商业票据、透支额度)多与HIBOR挂钩,利率上升增加财务成本,中小企业现金流更紧张。
– 投资意愿下降:高融资成本可能延后企业扩张计划,影响经济增长动力。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 港股资金外流:借贷成本高企降低杠杆投资意愿,外资可能转向利率更高的美元资产,导致港股流动性下降。
– 套息交易逆转:若HIBOR高于美元LIBOR,套息交易(借美元买港元资产)减少,港元汇率趋强,但可能伴随资本流出风险。
联系汇率制度下的连锁效应
– 港美息差收窄:HIBOR上升通常反映香港跟随美国加息(如联储局升息),以维持港汇在7.75-7.85区间。若HIBOR持续高于美元利率,有助吸引资金流入支撑港元。
– 金管局政策操作:为稳定汇率,金管局可能通过外汇基金票据调节流动性,进一步推高HIBOR。
存款利率跟涨
– 储蓄收益提升:银行或上调存款利率吸引资金,利好保守型投资者,但幅度通常低于贷款利率升幅,存贷利差扩大可能增加银行盈利。
宏观经济潜在风险
– 消费放缓:供楼与企业成本增加,可能压缩家庭及企业消费支出,影响零售、服务业。
– 经济增长放缓:若利率长期高企,投资与消费双降可能拖累香港GDP增速,尤其在全球经济疲软背景下。
应对建议
– 个人:浮息按揭者需预留流动资金,可考虑转换定息按揭锁定成本。
– 企业:优化债务结构,减少短期高息贷款依赖。
– 投资者:关注高息环境下的防御性资产(如公用股、REITs),避开高负债行业。
总结
HIBOR上升反映香港货币环境收紧,短期有助稳定港汇,但长期可能抑制经济活力。后续需观察联储局政策动向及中国内地经济复苏情况,这两者将深度影响香港利率与市场走势。
延伸阅读: